全球央行为啥疯狂囤黄金?
金价今年简直像坐火箭,4月冲到3500美元/盎司的历史峰值,半年涨幅超过25%。各国央行呢,过去三年每年买超1000吨黄金,中国央行更是连续七个月增持,手里攥着快2300吨。这波操作背后,其实藏着对美元信用的集体焦虑——特朗普的“对等关税”政策让美元资产成了烫手山芋,连美债都被嫌弃,黄金自然成了“避险顶流”。
不过啊,央行们这么买,真能扛住风险吗?波兰央行行长曾放话要把黄金储备提到20%,可黄金既不生息又难变现,流动性差得连俄罗斯被制裁时都只能硬扛。更矛盾的是,发达国家像美国、德国黄金储备占比超60%,新兴市场却普遍不到10%,这差距够大的吧?
地缘政治和利率博弈的“跷跷板”
你看啊,中东冲突、俄乌对峙这些事儿一闹,金价立马蹿高,单月涨幅能到8%。但5月特朗普突然推迟对欧盟加税,金价又哐当跌回3300美元以下。这波动幅度,连专业投资者都得捏把汗——有人3月买积存金赚3000元,5月三天就亏翻倍,40万资金直接套牢。
美联储降息预期也是个“玄学”。市场一会儿猜年内降三次,一会儿又说可能推迟,搞得金价在3200-3400美元区间上蹿下跳。其实呢,低利率环境确实利好黄金,但眼下美国10年期国债实际收益率都倒挂了,资本市场的深层疑虑早就不止利率这么简单。
散户追高会不会接盘?
国内金饰价一度破1080元/克,深圳水贝市场的回收价都冲到800元。可5月金价回调时,婚庆圈突然流行“租三金”,回收量暴涨200%——老百姓显然觉得这价格虚高了。高盛倒是乐观,预测年底能到3700美元,但别忘了4月23日金价单日暴跌200美元的教训。
分享个冷知识:黄金开采成本越来越高,南非金矿深度超4000米,电力成本占35%,全球新矿发现量还创20年新低。供应端这么吃紧,可新能源和量子计算对黄金的需求又在涨,长期看这玩意儿还真有点“硬通货”的底气。
未来是震荡还是继续疯涨?
短期来看,3300美元成了多空分水岭,技术派说跌破3280可能引发抛售,站稳3335则可能冲新高。但中长期呢,去美元化这趋势刹不住车——IMF数据显示美元储备占比已跌到58.42%,创1995年来最低。各国央行哪怕只为对冲风险,估计还得继续买买买。
要说投资建议吧,普通人最好别All in,拿个5%-10%资产配置黄金ETF或者实物金条,就当给组合加个“减震器”。毕竟啊,连《黑天鹅》作者塔勒布都吐槽:“黄金不是答案,但它是应对不确定性问题的最佳保险单。”
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,如有雷同实属巧合,可以联系站长删除,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