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德时代霸榜背后的行业暗流
宁德时代最近股价又创新高,H股冲到380港元的历史峰值,连带A股也涨了2.5%。这势头猛得让人有点恍惚——要知道全球动力电池市场37.9%的份额已经攥在手里,连续八年稳坐头把交椅。但日韩厂商的节节败退真的只是技术差距使然吗?仔细扒开数据会发现,LG新能源在欧洲市场份额同比暴跌15.4%,中国六家企业却吃掉了近七成市场,这剧情反转得比电视剧还刺激。
技术壁垒还是成本游戏?
宁德时代去年研发砸了186亿,十年累计超过700亿,神行Plus电池做到1000km续航+4C超充,天恒储能系统甚至敢承诺五年零衰减。这些硬核参数确实唬人,但日韩厂商真就技不如人?松下早在特斯拉时代就玩转高镍电池,LG化学的软包技术至今仍是高端标配。问题可能出在成本控制上——宁德时代宜宾基地搞出全球首个零碳工厂,德国产线又拿到大众双认证,这种从矿产回收(锂回收率91%)到超级拉线的全产业链布局,日韩企业确实有点跟不上节奏。不过呢,最近成立的东营零碳公司注册资本才100万,这种轻资产玩法是不是在赌政策风口?
地缘政治的变量
特朗普政府突然废除电动车税收抵免,直接把韩国电池厂在北美布局整不会了。宁德时代倒是鸡贼,匈牙利工厂封顶、德国产线投产,还和Stellantis搞合资。但别忘了美国《与依赖外国对手电池脱钩法》这种大招,宁德时代境外营收占比已经跌到30.48%。更魔幻的是,中国车企反过来攻入日韩市场,比亚迪ATTO3在日本卖得风生水起,这波反向输出谁能料到?
产能过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
别看现在风光,行业库存已经埋雷。宁德时代存货106GWh同比激增51.4%,光去年就计提减值93亿。碳酸锂价格从30万/吨暴跌到10万,搞得储能电池毛利率居然反超动力电池。日韩厂商收缩战线未必是坏事,LG新能源直接砍掉30%资本支出,而宁德时代还在扩建219GWh产能,这豪赌要是碰上需求疲软...咳咳,画面太美不敢想。
未来的胜负手在哪?
固态电池可能是翻盘机会。宁德时代半固态已量产,全固态却还要等3-5年,日本丰田可是憋着大招呢。钠离子电池倒是个变数,成本比铁锂低20%,但量产要等到年底。有意思的是,储能市场突然爆发,宁德时代中标阿联酋19GWh数据中心项目,这块大蛋糕日韩厂商居然没抢到先手。
(写完才发现漏了讨论回收体系,算了下次补上吧)行业格局远未定型,但有一点很明确——光靠吃政策红利和价格战,谁都走不远。宁德时代这艘巨轮,得小心别撞上暗礁啊。
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,如有雷同实属巧合,可以联系站长删除,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