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能源大佬遭3403.96%关税暴击

发布时间:2025-07-09发布人:管理员浏览:2次

新能源女二代们的“地狱开局”

谁能想到呢,千亿帝国的继承剧本会变成一场关税风暴下的生存游戏。通威刘舒琪、天齐锂业蒋安琪、天合光能高海纯这三位“光速接班”的企二代,刚接过权杖就撞上美国3403.96%的光伏关税暴击。这数字夸张得像超市商品标价多打了一个零,但现实是——东南亚的避税通道被堵死,硅片还没装箱就被税单压得喘不过气。

当“富二代”标签遇上行业冰河期

父辈们吃尽行业红利时,三位千金还在时尚杂志封面和商学院课堂里打转。可2023年行业急转直下,上游材料价格雪崩,偏偏这时候老爸们集体退居二线。刘舒琪上任首年就遭遇通威股份双降,蒋安琪接手的天齐锂业直接亏出79亿历史记录。你说这是运气不好吧,可关税大棒早悬在头顶——美国对中国光伏累计关税104%,锂电池82.4%,连转口越南的路子都被46%的附加税截胡。

产能大逃亡与老爸的“隐形指挥”

这些姑娘们倒也没坐以待毙。高海纯主导的天合光能跑去得克萨斯建厂,直接在当地生产组件;通威转战澳大利亚挖锂矿;天齐锂业干脆把海外营收压到8.9%,专攻日韩市场。有意思的是,老爸们嘴上说放权,背地里可没少操心。高纪凡挂着联席总裁头衔天天开会,蒋卫平的战略邮件半夜还能发到管理层群里——这哪是接班啊,简直是“老板女儿双打模式”。

技术突围还是慢性失血?

关税战打到这份上,拼的就是谁更抗揍。隆基绿能把组件效率卷到24.5%,宁德时代钠电池成本比锂电低三成,可中小企业的日子就难过了。2025年Q1储能企业倒闭数暴涨200%,活下来的要么转型做船舶储能,要么抱大腿求收购。行业里流传着段子:“以前是赚美元花人民币,现在是赚税单亏本金”——3403.96%的税率啊,卖一集装箱组件得倒贴两集装箱钱!

分享:老牌玩家的“非典型生存指南”

看天合光能的操作就挺骚:他们在美国囤够库存,趁着关税生效前清关,还能撑小半年;印尼工厂因为税率低突然成了香饽饽。这招“时间差+地理套利”其实没啥技术含量,但管用。另外啊,欧洲市场虽然跟着美国加税,可德国人死活不同意制裁中国电池——毕竟宝马40%的电池还得靠宁德时代。

写在最后的不确定性

眼下最魔幻的是,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抡得欢,可美国本土光伏产能到2026年连三成需求都满足不了。中国这边呢?内需市场渗透率冲上40%,农村光储补贴再加码20%。这场博弈像极了两头饿狼抢肉,只不过一块是眼前的牛排,另一块是未来的满汉全席。三位千金要做的,就是在老爸们的隐形护航下,别在吃上牛排前先饿晕在厨房。

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,如有雷同实属巧合,可以联系站长删除,谢谢